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9〕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建设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高等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性任务,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
2019年,国家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双万计划”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2019年至2021年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落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特色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一批校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实现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育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人才效益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二)对焦社会需求。专业建设需遵循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的原则,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面向清晰,坚持以产出为导向,根据学院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设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三)提升专业内涵。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深化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工学专业参照专业(行业)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
(四)突出专业特色。鼓励专业紧密结合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凝练办学特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校校、校企、校地、校政协同育人新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专业行业的能力。
(五)注重改革成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过程管理,教育理念先进,注重机制创新,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新工科、新文科建设。
三、建设目标与任务
通过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建立促进学院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各专业明确定位、强化特色、提升治理、争创一流,并以此促进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特别是促进文科之间、文科与理工等多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申报新的本科专业。
获得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直接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非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自治区级建设专业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必须申报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鼓励其他专业积极申报。在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础上择优推荐遴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一流本科专业基础上推进国家或行业专业认证工作。
经过5-7年时间(每项建设周期3年,分2020年、2022年、2024年立项3次),立项建设20个左右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原则上给予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10万元/项的经费资助,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必须建设2门及以上的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定位与建设理念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或专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专业建设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全面质量意识;专业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科学合理,措施得力,并付诸实施;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按照国家或专业行业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建立相关机制。
(二)教学团队与师资建设
提高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的能力和水平,强化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责任和权利;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热爱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副高以上职称;建设具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选树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健全中青年教师培训和培养机制,加强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和措施,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三)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坚决杜绝因人设课;优化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合理设置课程模块,有效整合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间的交叉重复;增加课程挑战度,促使学生投入更多学习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时间比例;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重视协同育人成效;贯彻实施全员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第二课堂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实现路径。
(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避免随意化、碎片化;科学编定教学大纲,课程学习目标体现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与考核方式的关系,明确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施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和社会实践“金课”;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新课程开发,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重视课程过程性考核,健全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教材选用严把政治关、学术关、适用关,选用内容新颖、特色突出、引领前沿发展的高水平专业教材;鼓励高职称教师编写和出版高质量、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特色的课程教材;积极开展多媒体教材建设,建设应用多种媒体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严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使用。
(五)实践教学与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学院规定的比例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合理选择实践教学指导书,开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规范管理和过程管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强化科教协同育人,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
加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确保实验设备完好率;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场地、设施及指导老师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六)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重视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
(七)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建立健全教学基本文件,可操作性强,规范教学材料归档及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健全二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手段;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严把课程教学质量观,严审教师授课资格,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积极开展教学运行过程动态监控及教学评价和检查,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反馈与改进作用。加强对课前教学任务安排、教案制定和教材使用、教学进度安排、课程大纲的检查指导;加强对课中教学内容、教学秩序、教风和学风的监控;加强对课后课程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风考纪的监督。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学生及用人单位满足度调查机制。
(八)成果培育与培养质量
提高教师钻研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质量,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有计划有目标整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成果及资源,聚焦人才培养过程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前沿问题,深入挖掘内涵,重视扩展外延,注重校内外推广应用,提高应用价值,培育教育教学成果,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有效反哺教学。
切实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和毕业要求,可衡量、可评价。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血脉,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整体评价好。
五、组织管理
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所在单位要指导和督促项目组开展项目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政策保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或中期检查,包括专业建设举措与成效、专业管理规范、人才培养质量等,重点对比项目立项前后专业建设成果成效的变化情况。校级一流本科专业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建设周期结束时,按照《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标准》进行验收,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优秀者授予“校级一流本科专业”荣誉称号。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另行规定,由教务部负责解释。